欢迎访问 宣传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宣传资讯

江西:“好客王家”治出好景象

时间: 作者: 来源: 

王家村人居环境好了,放眼望去赏心悦目。记者 余红举摄 村里推出的亲子游、户外拓展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记者 余红举摄   横峰县姚家乡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好客王家”——王家自然村。这个仅有27户107人的小村庄,38年来始终坚持“党员带头、民主议事”,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12月15日,记者来到王家村寻找“真经”。   民主议事有平台   一进王家村,但见各色小洋楼错落有致。记者采访时,正值周末,只见村内游人如织,忙碌的村民们在田间欢笑。   一片祥和的背后,得益于王家村“1+3”的治理模式:以党小组为核心,组建村民理事会、乡贤促进会和“五老”监事会自治组织,形成了以党组织为引领、社会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   乡贤促进会以党员领导干部、创业成功人士、教师、医生等群体为骨干,乡贤带头捐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参与规划设计、村史挖掘、制度建设等工作。矛盾纠纷实行“五老”调解制,哪里有做不通的工作、劝不了的群众、老大难的问题,哪里就有“五老”人员的身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王家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王有贵告诉记者,王家村所有的村务不论大小,都是由理事会召集和决定的,理事会是村民们的主心骨。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王家村都要召开村民会议,公布集体财务,开展年度评议,推选理事会“掌舵人”,共商公共事务。现在村里还建起了“王家议事微信群”,公共事务群里先议,党小组再议,形成初步意见或方案后,由理事会形成决议,并在议事群公告。村里有10名党员,理事会要求群众做到的事,党员必须带头做到。   更为有意义的是,王家村实行党小组和理事会交叉任职,党小组推荐党员参与村民理事会选举,同时又在村民理事会一线培养发展党员,日常议事遵循“党小组会议—村民理事会议—村民大会”的流程,同时实行理事会成员和村小组干部向党小组和村民大会进行年度述职制度。横峰县委组织部负责人称赞:“这样既发挥了村民理事会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党员在村务建设管理中的监督引导作用。”   产业兴旺拔穷根   早年的王家,地贫山瘠,缺水断路,加之地处偏僻,村小人少,外界曾一度传唱“有女不嫁王家郎,上年吃了下年粮”。   面对困境,如何拔穷根、富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头等大事。   2015年,王家村获得上(饶)万(年)高速公路征地款20多万元,这笔资金如何使用?各方意见不一,党小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钱不能分,要用来发展集体经济。   王家村结合秀美乡村建设,将村民承包的土地和山林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党员王寒牵头成立了江西好客王家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村民按每户每股1万至3万元股金入股农旅公司,乡村旅游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任职农旅公司管理层的党员不领取一分钱报酬,非管理层党员月薪400至1200元,村民则按股分红。村民王通笑着说:“领了工资又分红,生活美滋滋。”   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王家村涵盖农耕体验、夏令营、亲子游、户外拓展等项目的“农旅综合体”逐渐成型,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0万元。旅游收入增加后,党小组决定按农村养老保险金同等标准给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老年补助,并设立教育基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如今,王家村产业兴旺了,成了声名远播的文明新村、富裕新村、幸福新村。王家村民笑着说:“现在是‘有女要嫁王家郎,上年吃了有余粮’。”   “约”出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王家村治理的题中之义。   1981年,王家村从邻村拆分建村后,村民们拧成一股绳,开启了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新历程。那年,王家村党小组就通过村民会议制定了《治村规约》,规约有十五章八十五条,包含村风民俗、土地承包、财务管理、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干部廉洁等内容,规定了村民权利与责任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在党员带头遵守、以身作则影响下,《治村规约》成为王家村民日常遵守的行为规范、家家户户的家规家训。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手抄会议记录,到1995年制定的手写本《治村规约》,再到2016年的新版印刷本,一部王家《治村规约》与时俱进、代代相传,已然成为全村民主自治的管理宝典,化为全体村民的行为准则。王家村从建村至今,无一栋违章建筑、无一例治安刑事案件、无一起上级入村调解的矛盾纠纷、无一笔集体财务漏洞,展现出良好乡风。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节约用地,我们村民建房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规定执行,占地面积不能超过全村房屋平均面积,每户120至150平方米。”曾任王家村小组长、去年因工作出色跨村至姚家乡后占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华说。   的确如此,38年来,王家村民建房大到主体住房,小到猪栏厕所,均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并经小组长(理事长)放样后才能开工,没有一处擅自搭建;全村每户每年按宅基地实际面积缴纳有偿使用费,收入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开支,村民没有一户欠缴过。近年来,村里还成立村民红白理事会,为村民提供全程免费服务,规定60岁以上老人吃喜酒不送贺礼,7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集体做寿等等,有效遏制了农村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熊茜)

上一篇:湖北鄂州:推动志愿服务建设 打造“最美”流动风景线

下一篇:2019年“民生清单”落实如何?中央部委纷纷提交“成绩单”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宣传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宣传法治网 xcfzl.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27327号-13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