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必须开发设置防沉迷系统,并严格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加以实施。之后,相关部门不断加码,出台不少法规文件,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地参与网络游戏。
然而,防沉迷系统的实际效果却显得不尽如人意,包括在防沉迷实名制认证方面,一些游戏厂商、平台依旧我行我素,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比如今年5月,中消协发布的《青少年近视现状与网游消费体验报告》指出,被测评的50款网游产品中,强制实名游戏不足四成,并且有三分之一的强制实名游戏未启用防沉迷时长提醒及强制退出机制。这不禁让人又想起了“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的媒体之问。
在如何营造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的问题面前,网游防沉迷的责任不容虚置。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形成合力。
就政府部门而言,须强化监管责任。一方面要将相关制度从倡导提议升级到惩戒约束,让法规真正长出牙齿、发挥威力;另一方面要创新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其付出应有代价,避免网游企业说一套做一套,正所谓“喊话千次,不如问责一次”。
就网游企业而言,须落实社会责任。企业作为网游的研究开发者、服务提供者,直接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未成年人。一方面,企业和平台必须不折不扣执行有关防沉迷的规定要求,切实履行好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还需在技术开发上穷尽洪荒之力,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升级防沉迷系统。同时,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做到管理规范、收费合理、服务优质。
就广大家长而言,须履行监护责任。家长首先要避免自己对网游的沉迷,给孩子带来不良示范。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关心与呵护,引导和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网游消费观,选择防沉迷机制健全的游戏,并把好游戏账号管理和游戏内容关。此外,学校甚至媒体也不能缺席,讲清网络游戏的危害,引导青少年远离网游沉迷的陷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宣传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宣传法治网 xcfz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